飛鴿傳書的由來 |
|
在民國40-50年代,當時台灣的電機、交通並不發達,且經濟並不富裕,大多數教友都是務農居多,所以,在那時期能存活到50-60歲的教友,就算長壽。此時期只有本堂神父才有權限為臨終教友傳袖,而副本堂神父則沒有此權力,而在那時候的羅厝副本堂神父為瑪利諾會的吳叔平神父,為了能夠在出外探訪時與本堂神父聯繫,且節省走路來回奔波的時間,他就在游泳池旁的紅磚屋內飼養了鴿子,當吳神父外出到病危教友家探視,若發現教友無法支撐下去時,會立即在鴿子的腳上綁上紙條通知本堂神父,當鴿子飛回聖堂時,本堂神父看到鴿子腳上綁有紙條立即知道消息並前往為病人傳袖。 (文字/邱千芸) |
|
飛鴿傳書舊址 (邱佳怡攝) |